甘肅定西作為甘肅省道地藥材的主產區,其中以當歸、黨參、黃芪作為甘肅道地藥材的支柱產。
2020年,定西市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181.67萬畝,藥材品種120多種。中藥材標準化種植面積達131.65萬畝,道地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約10萬畝。其中當歸、黨參、黃芪是當地前“三甲”品種,在全國藥材行業中的地位可謂舉足輕重。
1.當歸:當歸種植面積47.28萬畝,占甘肅全省當歸種植面積的75%,占全國當歸產量的40%。岷縣是“當歸之鄉”,“岷歸”是響當當的道地藥材品牌。
2.黨參:黨參種植面積39.44萬畝,占甘肅全省黨參種植面積的70%,占全國黨參產量的20%。渭源縣是全國黨參道地產地,是有名的“黨參之鄉”。
3.黃芪:黃芪種植面積42.48萬畝,占甘肅全省黃芪種植面積的65%,占全國黃芪產量的40%。隴西縣是全國“黃芪之鄉”。
當歸黨參和黃芪作為藥食同源藥材,其產發展日益壯大,種植面積也逐漸擴大,栽培過程中輪作、連作現象也導致的中藥材病蟲害發生率日漸提高。在利益的驅區使下,種植戶嚴重依賴化學藥品防治病蟲,從而導致中藥材農藥超標,所以當下中藥材農藥殘留問題是難以避免的。
目前,盡管國家出臺相關政策,限制了劇毒農藥的使用,但還是有不少中草藥種植產區使用農藥,如六六六,滴滴涕,敵敵畏及敵殺死等農藥的情況。常用的農藥類型有殺劑、殺菌劑、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殺蟲劑、殺鼠劑等,各類結構類型的農藥均具有廣譜高效的特點,其中多數農藥的化學性質穩定,半衰期長,難以在短期發生降解。
正所謂“藥材好,藥才好”,要確保中藥材的療效,必須從源頭上抓起。降低中藥材農殘已成為廣大中藥材種植戶和中醫藥科研工作者亟待解決的。
有多年農殘治理經驗的潤聯環保認為:農殘去除的關鍵不是液體,核心是去除方案。方案的核心應該概括為以下幾點:
1、去除劑的優劣,市面上去除農殘多半采用福爾馬林浸泡等方式,所以選擇一款安全有效的農殘去除劑很重要。潤聯旗下的農殘去除劑,可以對農藥殘留起到氧化作用,加速分解藥材上的殘留農藥。
2、 治理經驗是否豐富。中藥材種類眾多,即便是同一種藥材在不同地域種植,農殘含量不同,所使用的治理方案也是大有不同。潤聯在全國各大中藥材種植區域都有很多成功的客戶,有著豐富的治理經驗。
潤聯可提供中藥材農殘去除方案,可有效解決種植戶和藥廠農殘困擾。
更多詳情請咨詢潤聯呂工17302619613(微信同號)